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
打造数量充足、专兼结合、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。培育引进一批行业有权威、国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、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企业产品工艺、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,合力培养一批具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教师。
打造高水平专业群
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,依托优势特色专业,健全对接产业、动态调整、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,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,发挥专业群的集聚响应和服务功能,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 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。
提升校企合作水平
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、技术创新、社会服务、就业创业、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,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。把握全球产业发展、国内产业升级的新机遇,主动参与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,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,实质推进协同育人。
提升服务发展水平
培养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,大力开展技能人才培训。
提升信息化水平
适应“互联网+职业教育”需求,推进数字资源、优秀师资、教育数据共建共享,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。提升师生信息素养,建设云上课堂,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,促进自主、泛在、个性化学习。
提升国际化水平
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,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,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。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,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、课程标准、教学资源,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。积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,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,促进中外人文交流。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,承接“走出去”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,推动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。
发展目标
技术储备
紧跟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合作院校全国超过百所,技术储备丰富。
教育行业积累
核心团队成员具备多年的教育行业及高科技企业从业经验,对学校和企业的需求有深入了解。
外聘专家
外聘专家团队来自电气、自动化、人工智能多个领域,服务世界500强企业,不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,还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。
高效算法
用于优化电气系统和自动化控制过程,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。
物联网技术
用于实现电气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,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。
数据分析技术
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,对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,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性能问题,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寿命。
智能装备
研发和制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及自动化装置,满足教学需求。
专业团队和广泛的合作伙伴生态
核心优势